请问易经中的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2023-02-20 13:39:25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在天代表四季,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因为土生万物,所以流于四季,合为五行。
四季分十二月,寅卯辰属春,寅卯为木,辰为土;巳午未属夏,巳午为火,未为土;申酉戌属秋,申酉为金,戌为土;亥子丑属冬,亥子为水,丑为土。辰土为水库,为湿土;未为木库,为燥土;戌为火库,为燥土;丑为金库,为湿土。这样土分配给季节转换之月,至于古人这么规定,是模仿四时的演化吧!想更深了解,对照一下罗盘,会发现更多天干地支八卦五行奇门的对应规律,易经本来就是千古之谜,源头之事,更是迷中之秘了。天下很少有人说清楚的。

专业教五季养生的老师啊?

五季养生
  春养肝——肝主藏血,气血平和,面色红润光泽 春天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长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与自然为一体,人体的细胞页开始活跃起来。 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开发疏泄的作用,如果肝失调则疏泄失常,气机不畅,可引发精神、身体及面部的诸多问题。所以中医在春季调养时以养肝为主。 肝的不适之症分肝阳亢和肝阴虚,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到形象的美丽。 肝阴虚【肝血虚】表现: 闷闷不乐、懒言少语、眼睛凹陷、黑眼圈、食物模糊等眼疾病;眩晕、抽筋、手抖、失眠多梦、易醒、便秘、、灰指甲或易断裂。 肝阳亢表现: 性急、易怒、脾气大、眼袋、眼红、头目胀痛、入睡难或噩梦多、大便秘结、、月经不调(有血块、量多、量少)、面色潮红、有红血丝、黄褐斑。  夏疗心——心主血脉,其华在表,心血充盈,皮肤得以滋养 在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最旺盛的时期。五行学说中,夏季属火,五脏对应的是心,所以的夏季应以养心为主。中医在调养时分滋心阴和补心阳之说。 心阴虚的表现: 心悸、惊恐、健忘、失眠、多梦、面红躁热、或青紫或血管扩张,自汗、五心烦热、胡思乱想、焦虚倦怠、口干、舌颜色暗紫、舌尖疼痛、舌瘦而苔燥红、舌有溃疡。表现较明显,反映在面部则出现黄褐斑,痤疮,红血丝等。 心阳虚的表现: 心气不足、长吁短叹、少言懒语、声音低微、胸闷气短、健忘、失眠、舌嫩而苔白、面色白或无光泽,会出现黄褐斑、痤疮等。   长夏养脾——脾主运化,祛湿除燥,滋养全身 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中医又称为长夏。长夏在五脏中属脾,脾有消化、吸收与运输的功能。若脾失调则会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脾喜燥恶湿,而长夏暑湿最重,并且由于天气炎热,我们会吃很多冷饮,更加重湿气在体内停留,影响脾胃功能,所以长夏应以养脾胃为主。 脾胃实热表现: 贪吃、喜冷饮、口干燥、口腔有异味、腹胀、大便干裂、秘结、痔疮、口周易生红色皮疹、舌苔黄厚。 脾胃虚寒表现: 肌肉酸懒、面部肌肉呆板、背痛、肌肉松弛、精神抑郁、牙龈出血、水肿、胃胀痛、喜热饮、经血不止或量少或白带多、大便溏泊、形体消瘦、舌白苔厚、口周白色皮疹、面部则生黄褐斑、痤疮、过敏、易长皱纹、皮肤松弛、面黄。仲夏芳香疗法精油 秋补肺——肺主皮毛,补肺气,养肺阴,肌肤温润柔滑 因为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的阳气随之内收。五行学说中,肺与秋季相应,秋季天气寒热多变,寒凉之气及秋燥之气极易伤肺,发生感冒,咳嗽等症,所以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肺的不适应之症分肺阴虚、肺阳虚之分。 肺阴虚(肺热症)的表现: 大便干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咽燥、音哑、苔少干燥。反映在面部则出现粉刺痤疮、囊肿、结节、酒糟鼻、脾下红疹、皮肤过敏、毛孔粗大、红血丝、等。 肺阳虚(肺气虚)的表现: 咳嗽、气短、疲倦、懒言、怕冷、自汗、面色清白、易感冒、患鼻炎、舌白、便秘,面部易出现粉刺,毛孔粗大、皮肤敏感、瘙痒等。   冬固肾——肾主藏精,肾精充盈,气血旺盛,容貌不衰枣  冬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个季节人们应当注意保护阳气。 中医认为,人体的能量和热量来源于肾,肾的机能旺盛,生命力也旺盛;肾机能衰弱,生命力也衰弱。在冬天如果能使肾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就可以适应严冬季节的气候变化,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所以,冬季应以养肾为主。 肾阴虚表现: 怕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酸腿软、、盗汗、记忆力下降、多动、注意力下降、尿频、尿急、耳鸣、便秘、虚喘、短气、苔少而燥。反映在面部则呈绛黑色斑片、面呈黑色假面具、面部潮红、颧红(越到下午越红)、肾不纳肺气又会导致粉刺、痤疮、敏感等皮肤问题。 肾阳虚表现: 怕冷、手脚凉(女性进入三十五岁以后,只要冬天手脚凉,大多会导致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经期不准,经期腹痛,性冷淡,子宫、卵巢、乳房易出现囊肿、肌瘤、肿块、更年期提前)腰痛、凌晨腹泻、耳鸣、尿频、尿急、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反映在面部则色青白无光,易生黑色蝴蝶斑、粉刺、痤疮、敏感等皮肤问题。

请问易经中的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食疗养生_饮食养生_养生之道网 粤ICP备102287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