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能吃杨梅吗(这种水果他连吃20天,被送进了抢救室……)

2023-10-17 23:48:49

现在是杨梅上市的旺季


因其色泽红润、酸甜多汁


有“果中玛瑙”的美誉


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但最近


却陆续有人因为吃杨梅进了医院


每天吃1斤杨梅


大叔病情危重


6月21日


浙江温岭的林先生忽然浑身乏力


双腿都抬不起来


台州医院办了住院手续并做了化验


结果显示


他的血钾值为7.24mmol/L


已经超过6.2mmol/L的危急值


台州医院肾内科主任徐光标称


当时


林先生肌酐值为708μmol/L


已达到尿毒症期水平


且合并高钾血症


病情属于危重阶段了


肾内科值班医生立即采取措施


给林先生做了血液透析等治疗


透析后情况逐渐好转


而后林先生透露


自己既往有糖尿病史


并且肾功能不好


平时也不注意监测相关指标


最近突然出现乏力才来就诊


当被问到近期饮食时


林先生说


最近就是杨梅吃得勤快


从杨梅上市开始


就基本每天吃下一斤多


从6月初开始


已经连续吃了20来天


当天


还有一位女患者


情况几乎与林先生相同


“杨梅属于含钾量比较高的水果,


2两杨梅中的含钾量就达到149mg,


虽然钾对人体来说不可或缺,


但对于肾功能不好的人来说,


肾脏无法排出过量的钾,


血钾升高,


就成了‘高钾血症’。”


医生介绍


严重高钾血症会引起心跳骤停


危及生命


这几类人吃杨梅要注意


杨梅中富含有机酸


是一种酸性水果


少量食用


有开胃的作用


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


就会让胃酸过多分泌


从而出现反酸现象


对于胃病患者而言


胃酸大量分泌


大量的消化液充盈在胃部


反复刺激消化性溃疡炎症部位


容易出现溃疡出血


进而引发剧烈胃痛等胃部不适


医生提醒


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


食用杨梅等水果的时候


最好是在饭后


且一次性不宜吃太多


略吃几粒尝尝鲜就可以了


杨梅虽然升糖指数


但仍然有糖分


且含有较多的柠檬酸草酸


大量食用会促进胃酸分泌


关于杨梅的谣言,真相在这里


谣言一:杨梅里有小白虫,不能吃


杨梅里确实可能有小白虫,那其实是果蝇的幼虫,因此它也是世间少有的“荤素搭配”的水果。


这是杨梅的传统栽种中很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且幼虫期的果蝇,吃下去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完全不用惊慌。


解决方法:盐水浸泡。


刚买来的杨梅在加盐的凉白开里浸泡十几分钟,就能把小白虫泡出来,而清水浸泡或流水冲洗,效果并不明显。这样做还可以让酸酸甜甜的杨梅,吃起来更甜更不涩口。


谣言二:洗了会掉色的杨梅是染色的


网传买来的杨梅用水浸泡,水是红的或者黑的,就证明杨梅被染色。


真相:除了白色杨梅以外的杨梅品种,都富含水溶性的花青素,只要杨梅熟到一定程度,汁液就很容易流出的,把水染成红色,不足为奇。


谣言三:果农往杨梅里注胶增重


有人拿杨梅在水龙头下搓洗挤捏,最后在手上留下了一些胶状物,就说杨梅都注胶的,影响身体健康?


真相:杨梅在水龙头下反复搓洗留下的胶状物其实是果肉残留组织,是膳食纤维糖酸、蛋白质、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和食用明胶有很明显的差别。


另外,杨梅不耐储藏,如果给杨梅都注胶,不仅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投入,增重的效果微乎其微,而且杨梅本身也经不起这种“折腾”,更不容易贮藏保鲜。


谣言四:杨梅不能与海鲜同食


目前关于维生素C与海鲜同食会中毒的,全都是虚假新闻。这种中毒现象真要发生,大概需要一口气吃下四五百只虾,并且同时马上吞下超级多的维生素C片才行。


谣言五:糖尿病患者和孕妇不能吃杨梅


担心血糖高,并不意味着水果一点都不能吃。杨梅的含糖量,在水果中是算较低的,大约7%左右,而且血糖反应也不算高。还有研究表明,有的品种的杨梅含有一定的降糖降脂活性物质。


注意事项


1、注意别吃多。如果每天吃杨梅及其它水果的总量在半斤以内,问题并不大。如果是本身血糖就偏高的患者,可以把半斤水果分两次吃掉,也不容易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


2、要小心变质。杨梅比较不耐储藏,稍放个几天就非常容易变质、有酒精味。所以要放在通风阴凉处,最好放冰箱或用冰袋保护;吃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吃坏掉的,不然容易拉肚子。孕妇需要多加小心。


综合 |央视网综合 台州晚报 广东疾控


来源: 黑龙江交通广播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食疗养生_饮食养生_养生之道网 粤ICP备10228754号-2